芦根有什么功效?
芦根[别名:东根、水蜡烛、水烛、水红菱(《上海常用中草药》),水芦苇、芦泡、西江(《浙江中药手册》),水芦蓬、白蓬(《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芦蓬秆、草芦根、甜芦根(《福建中草药》),南包谷、扁根(《文山中草药》)]
甘,寒。清热泻火,生津止呕。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热淋,水肿;肺痈,胃痈。《名医别录》:下气,消渴,止呕逆淋渴。《唐本草》:下水,利小便。《日华子本草》:止渴,通经脉,泻熱毒,水煎单服或入甘草、蜜服之,美声润喉,治劳损风热,饮酒吐血,烦闷,消渴。《本草图经》:清热止渴,治伤寒肺反出汗,并血热生疮,带下。《分类草药性》:治呕血。
单方应用:①《纲目》:伤寒头痛,和酒煎服。 ②《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泻火利尿:鲜芦根1~1.5两,煎服。外治白喉或疮痈等初发时:鲜芦根3两,红糖适量,水煎服,并鲜叶捣烂,开水烫后热敷患处。 ③《内蒙古中草药》:治暑热吐泻:甜芦根60克,加水煎服。 ④《辽宁中草药志》:治血热吐衄:鲜芦根120克,藕节、茅根各50克,白茅根60克,水煎凉服。又方:鲜芦根,加水、白糖少许煎服;鲜芦根捣汁,冲红糖温服:治胃热呕吐。 (内容来源: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