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吃什么好吃?
2016年3月,台北,全记录 【盐酥鸡】 台湾炸物普遍很好吃,炸鸡自然也不会令人失望,外皮酥脆,肉质细嫩。蘸着酱料食用味道更佳。 【芋圆】 来自台南的小吃,由地瓜、紫薯、芋头做成,加上椰奶食用,香醇美味。据说台式奶茶和芋圆最为相配。 【大肠包小肠】 大肠和小肠是两种动物内脏,经过油炸,大肠表面被炸得脆脆的,小肠被切成适当的长度,一口咬下去,酥脆与柔软的碰撞。蘸着辣椒酱味道更好。 【肉燥饭】 用猪肉末做的咸香味的卤汁浇到白米饭上,配上小菜一起吃,是很常见的一道早餐。也可以买来当便当。
【虾卷】 用鲜虾仁、春卷皮做成的虾卷,味道清淡,作为前菜很合适。 【贡丸汤】 来自宜兰的贡丸(猪鬃丸)配上青菜煮成一碗汤,很适合在冬天里喝,热乎乎的。
【雪花酥】 类似牛轧糖的一种零食,酥软香甜,还夹着花生碎,让人回味无穷。
俗话说百吃不厌台湾味,这句话并不是夸大说的,台湾的美食小吃真的很多,去到台湾,首先让我这个吃货流口水的就是台湾的美食了,而台湾的美食90%都是小吃。
台湾美食小吃文化之所以能够得以形成,首先还得益于台湾这个“福地”。从台湾的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之间,而且四面临海,土地肥沃,物产极为丰富;再从台湾的历史来看,外来文化对其有很深的影响,不仅有中国大陆文化的渗透,还有南洋文化,日本文化的进驻、融合等等。这些因素的交织下成就了台湾的美食文化独特而深厚,种类繁多、风味独特。
台湾美食小吃种类
在台湾众多的美食中,很多的美食,大陆也有,只是叫法上有些不同,比如烧饼、卤肉饭、蚵仔煎、沙茶面等,不过在味道上还是存在差别的。而台湾有些美食,在大陆是吃不到的,如棺材板、水煎包、鼎边糊等等。
棺材板。一听名字吓一跳,棺材板?!是用木头做成的食物吗?其实棺材板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吐司面包,只不过它的“造型”与我们的吐司面包稍有不同。吐司面包被制成长方形,外表煎得金黄酥脆,内里是吐司绵软的馅料,就像刨好的木头。
为了更突出这个“棺材”感觉,台湾人在面包上再浇上用甜辣酱、白胡椒粉、奶酪粉、马铃薯粉、牛奶等制成的浓汤,使其粘连。既酥又脆香,既饱口腹,又饱眼福。
鼎边糊。这“鼎边糊”看起来不起眼,吃起来不一般,“鼎边糊”是福州一带的特产,来到台湾南部之后,改名为“煎西施”,它的制作方法也是颇有意思的,在煮沸的汤上架一口烧红的铁锅,舀一勺米浆沿锅边一抹,受热的浆汁自然向汤中心流散,熟了之后铲入碗中,再加上海鲜和青菜,味道也是不错的。台湾美食小吃
台湾美食小吃的特色
台湾人在美食上独有慧眼,能够从“下脚料”、“废料”中发现美味,比如说猪肠子、边脚料、臭豆腐等等。台湾人总是能将这些废料的食材,化腐朽为神奇,制作成美味的食物。如大肠包小肠,臭豆腐等,将“死鱼眼”制作出滑嫩无比的鱼圆,用被当成“废物”的边脚料煮出一碗浓郁的鱼头羹等等,在台湾简直是一个大大的“味觉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