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好不好吃?
本人在四川虫草基地做过,负责采挖和精选,虽然吃得不多,但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先说结论,冬虫儿好吃,草不好吃(干草、粉子除外)。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虫体和草的区别。 从形状上来说,虫体一般是椭圆形的,表面有皱纹,类似蛤蟆皮;而草的形状是四棱形的,相对虫体来说要扁些。 从颜色上来看,虫体一般为棕黄色或者深棕色,有些部分会发黑,但是都很均匀;草的颜色比较暗,为黄绿色或棕褐色。 从纹理上看,虫子身体上有花纹,仔细观看的话可以看到一层一层的纹路,非常精致;而草表面没有明显的纹理(除了那道缝)。
从气味上区别,这应该是最明显的区别了,新挖出来的虫都有股腥臭味,放久了或者用火烤熟了腥味才会消失,变成特有的土腥味;而新鲜的草有一种青草香气,干了之后的草香味则更浓一些。至于虫子和草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如何,我只能说在基地吃的那些记忆已经模糊了,反正不会好闻…… 当然,虫子和草的气味都取决于品质的好坏,如果是劣质的虫子或者草,哪怕是烤熟了的也很难闻到什么特别好的香气。所以从这个方面也能判断好坏。
不过由于我们平时吃的肉类基本上都是经过爆炒或者炖汤,这样吃起来味道还是不错的,所以往往忽略了新鲜食材原本的味道。而以原味来评价食物的好坏本身就很有问题。 因为人类进化到现在,已经没有了原始时代那种对于危险事物的警惕性,因此我们对于“安全”的要求就体现在了对烹饪手段的推崇上——只有将食物做熟之后才能最大程度保证食品安全,从而让人们吃得更放心。于是,原本有些带腥味的食材,经过了油炒或者火焖以后去除了腥味,带来了香喷喷的美食。
但是这么做最大的遗憾就是丢失了原本食材的口感和味道,或者说,鲜的味道。而对于很多生长在高原上的野生植物和昆虫来说,它们的口感本身就是很差的,比如野生的土豆和花生很难煮烂,就算是煮熟了也很费牙口;比如野生的蘑菇味道大多并不好,或者是怪异的口味,而不是如今人工培育的鲜香。对于虫类来说也是一样,只有幼虫期(蛹期或者成虫期如果进行人工饲喂也可以达到)的虫体柔软,营养价值高,口感也好,一旦成熟(老)后虫体变硬,营养价值虽然不变,但口感变得糟糕。
不管怎么烹调,虫子和草原本的味道都是难吃的。好在人类的味蕾已经不敏感,再加上各种调料的作用,让这些食物变得美味且容易下咽。否则,对于原始人而言,这些东西可是直接劝退的…… 所以啊,好东西是不怕麻烦的,该花的时间要花,该下的功夫要下,这样才能品尝到原本就该属于它们的好滋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