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油豆哪个好吃?
作为江苏人,我吃的耗油豆是咸水的(海鱼),淡水的(江河湖泊的鱼)不怎么吃。 先说海水里的耗油豆,我们这常见的有鲅鱼、马鲛鱼、黄辣丁(南方叫黄骨鱼)、带鱼、鲳鱼等等。这些鱼的肉质都比较鲜嫩,刺少或者无刺,特别适合做“耗油”。做法也简单,把鱼肉切成块状,下锅用少许食盐和料酒腌渍15-20分钟,然后控干水分,热锅冷油炸至金黄色捞起;再来调一碗简单的酱油汁,倒入锅中煮至沸腾,再把炸好的鱼肉倒下去收汁亮油即可。尝一口,鲜美嫩滑的鱼肉夹杂在肥美油亮的汁水间,味道好极了!
再说淡水里的耗油豆,常见的是螺丝(江浙沪地区特有,四川贵州也有)。这个其实有点像小龙虾的做法,只是不需要熟烂,只要煮透就可以,因为螺肉本来就是容易熟的。清水中加入食盐和生抽适量,放入螺丝煮熟后加入老抽上色,最后淋上麻油提香,这一碗颜色鲜艳、香味扑鼻的红烧螺丝就完成啦~ 除了以上的直接“耗油”,有些鱼类也可以用来煎炒烹炸,比如鲫鱼可以用来炖汤,鲤鱼可以用来酸菜鱼、糖醋鱼,而最经典的葱油鱼就是鲈鱼的做法了。不过“耗油豆”我最喜欢吃的还是那碗最简单的酱油焖鱼头。
新鲜的鱼头洗净斩块,锅里放适量食盐和料酒腌制十分钟去腥,再把葱花和姜末铺在锅底用以爆香。然后把鱼头放进去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适量的高汤或者开水,煮开之后转小火慢慢炖煮,等到汤汁浓稠呈酱红色就可以出锅啦。 刚出锅的鱼头又鲜又有层次感,入口即化,连骨带皮一起吃,有点甜、有点酸、有点辣……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妙啊~
耗油豆其实全国各地都有制作,每个地区的制作方式不同,所造成的味道也是不同。湖南等地的耗油豆偏辣,在我们山东制作的耗油豆一般不辣,所以比较受儿童喜爱。油豆制作简单,吃起来既方便又实惠,如果用塑料瓶或罐头瓶制作的话,不需晒晾,不占地,随吃随取,非常省事。
原料:
生黄豆2斤,酱油500毫升,白糖150克,精盐50克,五香粉5克,丁香5粒,大料3个,葱80克,姜100克,洋葱50克,花椒20粒,高度白酒50毫升,
制作方法:
一、将黄豆洗净,用凉水泡4-6小时,然后放在锅中,用凉水没过黄豆2寸左右(因为黄豆在加热过程中要膨胀。如果水放少了,会使一部分黄豆露出水面。这部分没浸着水的黄豆无法熟透),盖好锅盖,旺火将锅烧开后,再用小火煮半小时即可(煮黄豆时,锅中的水一定要一次性放够,中途不能再加水。水多了些也没关系。煮好的黄豆只要达到八成熟就行,不要煮成“老烂),煮熟后把豆捞出,晾到七成干就可以了。
二、葱切成片,洋葱切成丝,姜切成片。大料、花椒、丁香装入“吊兜”里(可以用一块纱布扎一个四方布袋代替“吊兜”。),把糖、盐、五香粉倒在一起,搅匀,装入一个大碗或盆里。
三、将晾好的黄豆放入这个盆里,用手反复翻抓几个来回,然后装入坛子或泡菜缸里。之后放入葱片、洋葱丝、姜片和“吊兜”,倒入酱油和高度白酒,用盘子将黄豆压住,在盖上坛子、缸盖,室温下(最好不要低于15度)静置20天以上就可以了。喜欢吃蒜味的,可在盛酱油前放入蒜瓣。装坛时,坛子、缸和筷子要干净,以防油腻或有杂质而使酱豆变质、发霉、发胀或发酸。如果酸了,可以放点大碱(碳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