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什么鸡肉好吃?
我是河南洛阳的,洛阳的鸡大家知道的估计不多,但是要说在洛阳盛产的特产,那可是家喻户晓——洛阳水席! 所谓“洛阳水席”,不是指用流水煮出来的菜肴,而是指用汤水烹调而出的菜肴。“全席”共有九道主菜、八道菜和两道汤,搭配得当,营养均衡。这九道主菜分别是:炒青菜、豆腐丝、烩羊肉、爆炒猪肚、清炖猪排、烧鲤鱼、红烧肉、四喜丸子、酥炸鱼肉等;八道配菜是:炸花生米、核桃仁、炸山药、炸豆角、炸藕片、炸黄豆、炸胡萝卜和炸鸡蛋;最后还有两道汤:蛋花汤和海米汤。 上“洛阳水席”,按规矩是要连吃带喝的,在酒杯里倒入酒,点上蜡烛,边烧边喝,这叫“杜康醉酒”。不过现在讲究健康,大家都改为了少沾酒水。 但是,如今在洛阳已很难吃到真正的“洛阳水席”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污染严重,传统食材越来越少。比如,过去农村常养土鸡,而现在几乎都是笼养的快大鸡。再一个是,过去厨房里的刀功非常好,现如今的厨师大多不练刀工,只懂翻锅。所以,你看现在的川菜、湘菜,虽然非常流行,但比起洛阳水席来,还是要逊色很多。
其实,除了“洛阳水席”之外,洛阳还有许多拿手的菜肴,比如熏烧鹅掌、熏烧兔、葱扒羊肉、八宝饭、胡辣汤等等,皆是美味。 话说到这,可能好多人会问,为什么题目说是河南什么鸡肉好吃呢?这里要说的这道菜叫“鸡丝卷”,是洛阳一带特有的小吃,用烫面擀成薄饼,把切好的鸡腿肉、黄瓜丝儿放到薄饼上,然后卷起来,切成段,蘸着醋、生抽食用,清爽解腻。在洛阳的一些小吃街上,常有卖此菜的摊子。
中国是鸡的故乡,人类养鸡已有4000多年历史。河南地处中原,四季分明、冷暖适宜、雨水充沛,是小麦、玉米等优质饲料主产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得天独厚的中原烹饪文化,使河南成为名鸡之乡。
河南名鸡之所以“名”不是名誉,不是名声,不是名人、名流,而是名称。河南名鸡是靠品质,靠味道,靠营养和保健作用,靠口碑,靠市场,经住时光推移仍声名远扬,享誉四方而称名鸡。
三黄鸡之所以冠以“黄”是因为这种鸡毛色金黄(或深黄)、喙黄、脚黄而称“三黄”鸡。“三黄”鸡分为南北方不同品种,南方“三黄”鸡有清远鸡,陆丰鸡;北方“三黄”鸡有北京油鸡,固始鸡等。
“三黄”鸡在中原有郑单鸡、武陟鸡等。河南省郑州市郊区有一种小母鸡个头仅一尺多高,全身金黄。此鸡生长慢(一年)不能多喂,多喂则长不好,养一年最大只能长到二斤多重。
这种鸡食性杂,抗病能力强,产蛋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磷脂、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铁、钙及微量元素,有滋补养颜美容、健身壮体之效,是一味优良的天然保健品肉品。因其是郑州市单店饲养(农户),故称郑单鸡。
武陟被称为中国油茶之乡,黄河鲤鱼之乡,更有中原名鸡--武陟鸡。武陟鸡又叫迟毛鸡,有黑、黄、白、花四种羽毛,品种优良,生长速度慢,“六黄一黑”武陟鸡原产于武陟县乔庙乡乔庙村一带。体形小,头较小、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铁钙磷等微量元素及维他命C与滋补健身、美容养颜具有医疗价值,是中老年人与弱者、妇女、幼儿滋补佳品。
其烹饪方法各地都有,河南有独特的技艺,或炒或炖,如桶子鸡,油茶胡辣汤炖鸡肉,炸鸡,烤鸡,焖鸡,扒鸡、扒鸡爪,扒鸡翅等等。
中原名鸡是河南的名片,是中原豫菜的重要角色,中原名鸡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名鸡文化需要弘扬,中原名鸡文化还需要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