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仁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栗子具有独特的风味,向来被视为美味。在中国古代,栗子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称,是生活穷苦的农民的温饱之源。在饥荒之年,栗子更可代粮,度过难关。古籍《千金·月令》上就有“三月间不可断绿豆与生栗”的记载,可见当时人们已认识到生吃栗子有护胃的功效了。栗子含有钾、锌、钙、镁、锰等微量元素,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也比一般果品高3~5倍。栗子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养胃厚肠、补肾强筋、活血化瘀之功。栗子可有效地治疗反胃吞酸、消化不良、筋骨腰腿疼痛等症,并对寒气重、肾虚阳痿者有益。经常吃栗子,能健脾和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化食止酸。适用于肾虚、腰腿不遂、足太阴、筋急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食后反胃、吐酸等症。
《本草纲目》记载,栗子“益气,厚肠胃,补肾气,壮腰膝,止泄泻”。又因为栗子味美甘甜,民以食栗为美,而其又属果中之王,因此有“美稷”之称。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栗子含有钾、锌、钙、镁、锰等微量元素和9.6%的蛋白质以及脂肪,所含维生素B和C分别比一般水果高1倍和5倍,且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18种氨基酸,能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慢性肾炎。
现代营养学也认为,在所有坚果类食物中,栗子的营养结构最有利于健康。栗子中所含的抗氧化物质是已知坚果类食物中最高的,这对于预防糖尿病、老年痴呆症以及心血管疾病很有帮助;其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18种容易被吸收的氨基酸还具有消除水肿、抗炎和消肿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栗子是所有坚果类食物中脂肪和糖含量最低的,而且具有增加血红蛋白、增加人体血容量、扩张血管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因此非常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同时对贫血患者也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