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当归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本经》中记载其“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嘔,主心下急痛。泻痢,卒瘖,去臭,可作炊饼食”;《日华子本草》中记载“治伤风、咳嗽、哑啐,作羹饮,去痰,除寒”,均突出了生姜“辛散”、姜味辛,且味厚、性辛、散,能发散风寒。若风寒之邪侵犯肺卫,肺气失宣,而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喘痰稀,可单用生姜30~60g,葱白9茎,捣汁,冲黄酒、红糖发汗解表。轻证亦用小青龙汤加生姜9g。若外感风寒,痰饮内停所致之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痰涎清稀、胸脘痞满等,可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姜味厚、性热,既可复脾胃阳气,又可通过辛散作用,使寒邪四散,故尤适用于中焦寒饮,上泛冲肺之慢性咳嗽、咯痰清稀、胃脘满闷,可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合二陈汤加生姜15~30g。
附方1:苓甘五味姜辛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4.5g,甘草3g,干姜3g,五味子4.5g,细辛3g。
【功效】温肺化饮、散寒降逆。
【点评】本方主治咳嗽气喘,胸满不舒,遇劳更甚,痰多清稀,口淡不渴,苔白滑,脉沉细者。方中干姜、细辛,辛热散寒,五味子酸温敛肺,茯苓、甘草健脾补中,使脾阳健旺,运化如常,则水液不致反溢于肺。
附方2:桂苓五味甘草汤合二陈汤
【来源】《金匮要略》、《和剂局方》。
【组成】茯苓30g,桂枝9g,甘草6g,五味子9g,半夏18g,陈皮15g,生姜9g。
【功效】补脾阳、温肾阳、益气阴、化水饮。
【点评】水气内停,则当归水土不足。当归辛甘性温,归肝、心、脾经。《本经》中记载其“主咳逆上气,温中,止积聚……,去臭气”,《日华子本草》中记载“疗风邪久渴,呕吐,平胃气,反胃”;“五味”是古代应用频率较高的方剂之一,《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记有,“五味子,味辛苦寒,入手太阴经。主肺气喘满寒热,咳逆,是五味收肺气之药也”。这三味药都是通过辛散作用,而发挥解表、温中等功效的,临床运用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