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跟肉有什么作用?
中国的酒文化由来已久,但是大家知道酒是从何而来么?
酒,顾名思义就是用酒糟制作而成的,当然,酒的原料不仅是酒糟,还有独特的技巧,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放上好几年,让酒糟和酒更容易融合,使酒精更易扩散。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类型众多,各具特色的酒更是数不胜数,白酒,米酒,黄酒,还有现在流行的啤酒等等。
酒跟肉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先看看两个神话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位贤明的君主,有一天突然对喜爱的事物失去了兴趣,终日闷闷不乐。大臣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好纷纷前去询问,可是却没人明白君主到底是什么心事。正在忧心如焚之际,一位谋臣想起宫廷附近住着一个闻名天下的算卦先生,便带领大批人马前往迎接。算卦先生到达后被请进宫中,只见他面色庄重,神情安详。在大堂上站定后也不说话,只是双手高举举到一个合适的姿势后,缓缓地放下。堂上堂下的人都盯着他看,可是谁也没看懂他的手势表示的是什么。这时,那位谋臣走上前去,笑着问道:“先生,你这是做什么呀?”算卦先生微微一笑,说:“我举目观看,见一人骑猪而逐猎。”
听到这里,谋臣明白了几分,又问道:“先生是说,有人骑在猪上大猎?”
算卦先生摇摇头说:“我说的是,我举目看一人骑猪,只见那人目中无猪。”
谋臣大为不解,请求先生明示。算卦先生说:“此人只有两眼,看不到肚脐之下;此猪只有两只脚,不知道有猪圈;此人骑猪逐猎,猪却被宰杀。”
大家一听,豁然开朗,原来君主是为自己前程命运担心啊。
还有一次,古代有两个国家,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有一段悬崖,非常陡峭,几乎无法爬上去。有一天,其中一国的皇帝到了边境,忽然想起来,在两国交战的许多年里,死伤无数,不禁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就命人捆了一坛美酒,还有一个猪头,从悬崖边上扔了下去。另一国的国君见到之后,也非常感慨,于是在边界的沟渠上修了一座桥,以通往来。
酒与肉作为中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两个代表,其相关典故比比皆是。在酒家中,餐桌上,酒跟肉到底有什么作用了呢?可以说,这两者贯穿人类文明的始终,至今未变质,只不过从古代的食品,演变为食品和货币的代言词。
在古时,商人以肉为计,以酒为证。买卖货物,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者,便以酒为记。在古时,饮酒是最常见的交际礼仪,在上流社会,饮些什么,如何饮用,都有特定的规定。当时,以葡萄酒为最高级,酒兑水次之,洒不用水,三洒调以茶水。
在古代,凡是读书人,或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大多好酒。他们在饮酒的时候,有文雅的劝酒诗,诗作得好,便受人恭维,“李白斗酒诗百篇”、“杜康酒美饮杯深”,就是赞颂美酒、敬慕酒的意境、敬仰酒的诗人多的是,但酒毕竟是高度白酒,饮多了对人的身体有害无益。
喝酒的人谁不虚伪,他们多半酒后吐真言,借酒消愁,酒后失言。有的人酗酒,借酒耍酒疯;有的人以酒为药,借酒御寒,酒后撒酒疯,还有的人把酒当水喝,借酒消忧,酒后话更密,酒后吐真言,酒后失言,酒后别找人,酒后更寂寞。
酒跟肉,虽然只是食物,但在任何场合,他们的身份都是较高的,是被敬重的。酒是粮食精,故有“留匀(音:勤)喝酒,浑身烫抖抖;穷喝酒,满身响叮当”,“喝酒能乱性,醉酒想丢身”,“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酒是穿肠毒药,色是扎身祸根”,“一滴酒,二滴色,三滴酒陪色”,“见酒不见沫,闻酒不见腥,好酒没好酒,酒糟埋酒瓶”,“有酒没酒,笑笑嘴;有酒没酒,干干嘴;有酒没酒,眨眨眼;有酒没酒,点点头;有酒没酒,摇摇头。”劝酒歌,酒权松,酒要慢慢吃,一吃十;酒要慢慢喝,十喝一;酒要好,要喝饱,一喝九,六喝九,九喝六。一葫芦,二抖抖,三撒豆,四抬抬,五发付大郎饮六六,七八九,百零。喝酒还讲究“上站酒”、“中站酒”、“下站酒”。从农村喝酒看身份的等级,在酒桌上更是可见一般。
酒跟肉,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他们好像都无关紧要的样子,其实,都非常的要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不同的场合,其表达的意义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