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疙瘩的功效是什么?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干燥叶(紫苏叶),及干燥果实(紫苏子)。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和胃功能,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逆、妊娠恶阻、脾虚吐泻,还有解鱼蟹毒功能。
紫苏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营作用。《滇南本草》说它“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日华子本草》言其“补虚劳风羸,去邪气”、“止痰嗽头风及呕吐并腰膝冷”、“消酒毒及乳痈、排脓、治疮口不敛及小儿盗汗”。以紫苏叶泡茶饮用,可以治疗小儿汗多,容易感冒,对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胃肠不适也有好处。用紫苏叶煎汤外洗患处,可治湿疮。
紫苏子,性味辛温,入肺、大肠经,能降气消痰、温肺止咳、润肠通便,用于咳嗽痰喘、胸膈满闷、肠燥便秘,常配杏仁、白前、桑皮、前胡、款冬、萝卜子等同用。《本草纲目》说紫苏子“降气,消痰止咳,润肺,止气喘急,消胀满”、“治膈上痰,安胎止呕恶”。李时珍还说:“按东垣试云,一武夫壮实,不晓医药,自春至秋,咳嗽不已,痰气喘急……乃令用紫苏子五十克微炒,研末,以苏叶煎汤调下,日二服。如此半月愈。盖紫苏性温能散肺寒,辛烈能散痰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紫苏有抗菌、抗癌、降低血脂的作用,并可促进肠管蠕动,有通大便功能。《纲目拾遗》说它“通大肠气闭,宽膈,涂大痘”。
苏梗性味辛温,入肺、脾经,发表散寒、理气安胎。《本经逢原》说它“和中安胎,润燥和平,不寒不热,产后气喘不宜麻、瓜,以此入汤甚宜”。叶、梗、子三者可分别使用,也可合用。
紫苏能解鱼蟹中毒,《本草纲目》说它可以“煮汁漱口,辟臭气,解鱼蟹毒”。《百草镜》讲更简易的办法:紫苏“又生啖数片解鱼、蟹毒”。鱼刺、虾、蟹壳鲠在喉内,紫苏捣汁徐徐咽之,鱼虾蟹骨自松化而出。紫苏还可以用来擦洗鱼蟹,可去腥气,烹调时把紫苏一同煮熟,既可去膻腥,又可防止鱼蟹中毒。
紫苏煮鲫鱼,是一味药膳:取紫苏适量与鲫鱼一尾,用砂锅炖熟,吃鱼喝汤。对脾胃气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有效。
总之紫苏叶解表散寒兼理气和中;茎能通络理气兼安胎;子能降气化痰兼润肠通便。三者皆能解鱼蟹毒。
紫苏嫩尖,茎叶鲜嫩可作菜吃。凉拌、做馅、作汤均可。还可做泡菜、渍糖。用紫苏泡饭,味道清香鲜甜,是孕妇及消化功能薄弱者食用的最佳菜肴,可健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