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鸡有什么作用?
沙鸡,学名斑翅沙鸡(Syrmaticus humiae),是雉科沙鸡属的鸟类,是我国特产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西部和南部、青海东部等地。因该物种体型较小,羽毛颜色比较花哨且富有变化,在野外比较容易识别。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种漂亮的小鸟: 外形特征:雄鸟体长约40cm,雌鸟略小。上体主要为棕黄色而具有黑色条纹,胸部棕色、腹部白色;翅膀宽阔,有黑色和棕黄色的斑纹;尾羽较长,呈黑白相间的扇形分布。
面部为黑褐色,具有明显的白眉和眼罩,喙黑色而尖细;脚瘦削,腿相当长而且肌肉很发达。整体外观与家鸽相似,但体型要比鸽子瘦小,羽毛蓬松而略带波浪状。 雌鸟和雄鸟的外型基本一样,但是雌鸟的羽毛色彩没有雄鸟那么艳丽,特别是飞羽上的黑色斑块比较模糊,不太容易看出来。
行为特征:沙鸡属候鸟,每年春季3-4月从南方迁徙到北方繁殖,秋季9月开始南迁,多数情况下单独活动,只有在飞翔的时候才会聚集成群。行动敏捷,擅于奔跑,喜欢在地面寻找食物,遇到危险时会快速奔跑进洞或者飞到树上。
由于该物种善于飞行并且爪子非常锋利,因此一旦人类靠近巢区,它会果断选择飞走而不是呆在原处等待“被捕食”。虽然叫沙鸡,但是在野外很少会在沙滩里挖洞做窝,更多的时候会选择岩石洞穴或者废弃洞穴作为繁殖地。
生活习性:沙鸡属于杂食性动物,主要以昆虫等节肢动物为主,也吃种子和植物嫩芽。在觅食的过程中会飞向附近的灌木丛或者岩石上休息。当发现危险时能够瞬间飞离原地,同时还会将身体蜷缩起来,把头低下并将翅膀紧贴自己的身体来防止被敌人捕捉。
在繁殖期,它们一天可达25000次飞行,每次降落都会迅速扎入草丛,只有等危险过去才会回到原地。 在野外,一般1年可繁殖2窝,每窝可产卵6~8枚,卵的颜色为淡青色,大小如鸡蛋。孵化大约需要21天,幼鸟羽毛长成后,父母便会开始教它们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