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豆腐怎么做好吃?
“外地人吃不来我们这儿的豆腐泡,说太硬了咬不动!” 一位来自秦安县的农村汉子这么说。 我是在参加一个活动的时候认识这位汉子的,我们一行人是应某企业之邀去体验磨豆腐的过程的。这个企业的创始人是个秦安人,为了让外地游客更好地了解秦安的文化传统,特地在县城开了这家专营豆腐的餐厅。 走进这家店,只见大厅的墙面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水墨画,画上是一座古朴的院落,院门上方写着一个斗大的字——“坊”。
原来,这里的“坊”指的是传统的作坊。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制作豆腐的技术早已改良,用机器代替了石磨,手工操作的工序只剩下揉、搓、挤、打水等几道工序,而磨豆浆的研磨机则被搬进了车间。
在工厂的演示区,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件白大褂和一顶安全帽,然后带我们来到操作间。只见几个穿着白色工作服的人正在忙碌:有的往锅里撒黄豆,有的来回搅拌,还有的往模子里填豆浆……而在隔壁的蒸房内,几屉笼屉整齐地排列着,仿佛等待着检阅的士兵。工作人员说,这是为了保持温度,因为豆制品很容易腐坏,所以制作全程都在低温的状态下进行。
据这位农村汉子介绍,他们那里做豆腐的流程是这样的:将豆子泡涨后倒入石磨中磨碎,过滤掉豆渣,留下浓汁;然后将鸡蛋清、淀粉和水调成糊状,浇在豆汁内,置于锅中文火加热,直至熟透成型。 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觉得眼前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豆腐,瞬间高大起来——那可是有着千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啊!
当然,我也尝到了这美味。只不过,我在外面吃了那么多道菜肴,却没能给厨师留下好的印象分(他给我的菜价是10元/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