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爪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航迹舵是一种可以自动捕捉船舶偏离航迹时的横移速度和方位偏差信号,然后对舵角进行调节,是船舶重新的回到预定航迹上的一种助航方式。海爪其实就是设置在船舶两侧或者艏艉或者侧艏以一定角度布置的几对光电检测装置(或者其他类型传感器),它的作用是检测航迹舵目标航迹上岸线(或者浮标等)的方位以及和本船的距离,然后给航迹舵计算出本船和目标航迹的偏差提供数据。
海爪这个术语在长江上使用的比较多,其他的内河水道和外海水道使用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在其他水道或者海区,一般都有足够精度和可靠性的差分或增强型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船舶的位置和航迹偏差信号可以从船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获得,而不必设置海爪。而在长江这类内河水道,由于受通航水域限制,可通航区域较为狭小,即使在宽阔水域,实际可航行水域也非常受限。而差分和增强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差分与增强信号的基站的布置也有一定的距离限制,如果基站布置间距过大则处于某些局部区域的船载终端得不到正常准确的差分和增强信号。而长江上航迹舵其目标航迹又多是以岸线或浮标为依据,故无法从船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获得正常可靠准确的船舶相对于其目标航迹的偏离偏差。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设置海爪来检测船岸距离和方位来计算船舶偏离目标航迹的偏差。
海爪是利用光电传感器对沿岸目标的直接检测来获得相对于船体的横向偏差和距离,其自身的可靠性相对较高。只要能直接观察到沿岸基准目标,其测量结果是十分可靠且准确的。而其他的差分和增强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易受局部区域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卫星信号被遮挡或干扰,导致卫星信号数量不满足系统需求或由于卫星信噪比下降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或工作精度大幅下降。
在一些宽阔水域,有时也可不用海爪,而用差分或增强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为航迹舵系统提供横向偏差信号。只要差分或增强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提供的船位信号是正常、可靠且精度满足要求的,是可以不用“海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