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怎么调的好吃?
“老北京”指的就是北京的首都,现在称为北京城区。它是在明成祖朱棣迁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皇城内大量人工湖的修建,使得这里水草丰富,适宜养鱼。据传,当时皇宫内养有各色各样的鱼,其中就有被誉为“鱼类之王”的龙鱼(现今我们熟知的龙鱼,是指泰国进口的暹罗湾产区或我国南部的东南亚龙鱼),这种鱼长得快、体形大、颜色美,而且喜欢跳跃,于是常跃出水面,将经过的鱼和虾吞进腹中。所以,“龙吐珠”“龙眼珠”“龙睛珠”等称谓由此而来。
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记载了“鱼圆”“虾圆”的制作方法;清末文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新城北》中也记述了“刀鱼丸子”。北京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用鱼做馅的“鱼丸”(即现在的鱼滑)以及用鱼皮、鱼肉制做的菜肴。 鱼圆用草鱼或者黑鱼等肉质丰富的鱼制作,鱼去骨后绞碎,再用适量蛋白、淀粉、盐拌匀上劲,做成绿豆大小的小圆子,煮熟后加上汤食用。而鱼皮则多是蒸着吃。
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对鱼圆的味道很满意,曾赐名“玉丸”。民国时,前门外的九花山馆、西单的会贤堂等饭庄纷纷上架“鱼丸”招牌菜。不过,这时的“鱼丸”已经用鲢鱼或者胖头鱼做了。 后来,人们又将鱼丸用于其他烹饪方式。比如“炒鱼圆”“扒鱼圆”“焖鱼圆”“熘鱼圆”“酱鱼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