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菜炒好吃吗?
芥菜,别名芥菜、芥蓝菜、芥兰(广东等地)、青菜头(重庆) 、包菜(云南)等,属十字花科,芥菜族,芥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南方,2013年1月17日正式列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清单,是致癌物,但致癌性较低;国外认为其可能致癌。[1][2] 为人们日常喜欢的蔬菜之一。
芥菜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茎和叶片有网状突起,叶脉显著,边缘有锯齿,叶面多皱,光滑或有毛。根肉质,白色,主侧根分布广。株高可达150厘米,全株有棱线,被短毛。 花期4~6月,果期5-8月。
芥菜主要分布于北非、地中海及西亚等地区。我国普遍栽培,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少数地区有栽培。
芥菜喜温暖湿润气候,为长日照作物,不耐寒,冬季需要充足的光照。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耐干旱能力较强,在土壤含水量仅占田间持水量1/4的情况下也能生长良好,但不耐涝。
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松软透气、保水力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佳,pH值为6.0~7.5。[3] 芥菜分株繁殖。育苗移栽,秋季栽培于7月中旬播种,春季栽培于12月下旬至次年元月上旬播种。采用直播法的,幼苗期要防止与禾本科植物间作,以免产生“杂草化”。
芥菜适应性强,各种类型土壤都能生长,以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地最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能耐高温,也能抗寒冷,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0~25℃之间;对光照需求不等同于喜光,耐阴,也喜强光。
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只要有合适的环境条件,都可以种植芥菜。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部分面积还相当大。 但不同地域、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芥菜的品种特征表现有一定的差异。
一、植株外貌 由于遗传背景的差异,同一个品种的芥菜,在不同的环境中培育,其植株的外表形态会有一定的差别。这除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与选择的品种有关。 一般地说来,环境肥力水平较高、光照资源充裕的地区,植株的体型较之大,枝叶较多,叶片肥厚而光亮,叶面较之平整,株型比较紧凑;而在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植株就比较矮小,枝叶也较少,叶片薄而淡绿,光泽差,叶面多皱且有锯齿,株型松散。
二、生育期长短 同一品种芥菜,在不同的地方种植,因其气候条件的不同,生育周期有所差异。一般在相同的环境下,春夏栽培的芥菜比秋冬栽培的要提早抽苔开花约半个月。如春季在华南地区种植的芥菜,到了夏季就可以供应到西南地区;而秋季在中原地区种植的芥菜,到冬季也可以供应到东北地区。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的情况。
三、营养状态 好养易活,生命力旺盛,这与它的食物链低有关系;但它也是一种需要营养的作物,缺氮叶色变黄,缺磷生长停滞,缺钾茎部萎缩,所以想要让它正常生长,就需要提供充足的养分。特别是有机营养,必须供给充分,否则会阻碍正常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 芥菜虽然生命力旺盛,抗病能力强,但也不能排除会受到病虫危害的可能。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灰霉病、菌核病、软腐烂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烟粉虱等。对于这些病虫,可以采取预防与综合治理的策略。
五、采收 芥菜从发芽开始,经过幼苗期的生长,直到长出可供采摘的嫩尖,大约需50天左右的时间。想要适时采收,就必须得了解它的生长规律。一般来说,当苗高达到9~10厘米时(3~4片真叶),即可采挖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