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烧饼怎么做好吃?
烧饼,不同地区、不同宗教有不同的称呼—— 江苏、浙江一带叫“烧麦”;北京叫“烧饼”;天津人叫“煎饼果子”里的那个“饼”字就是“烧饼”;台湾和广东称“薄饼”;福建则有“煎饼”、“麻饼”等;而甘肃、宁夏等地则叫做“干粮”或“锅盔”。 其实,这些不同的名称指的都是一种食品——面粉制品。 在制作上,它们有一些共同点:用发酵的面做皮,包馅(一般是菜汁拌的馅),在平底锅内煎熟。但做法上又有许多差异之处—— 有的擀薄成圆片状,有的用手拍成扁平的小饼,还有的是先擀好后蒸熟了再掰成块状的……
这里要介绍的是最传统的做法。我是在北京学的这道美食,那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情。说来有趣,那时我刚到北京的第二个月,住在东四的一条小胡同里,邻居是个退伍回来的军人,他媳妇是北京人,会做很多正宗的京味小吃。
记得有一天的中午,她端出来一大盘薄薄的金黄色的饼,说让我试试他们家的烙饼,我刚说要撕着吃的时候,她却阻止了我,说着把饼卷起,蘸了点酱,连卷带抹地吃了起来。我学着她的样子,也沾了一点儿面酱,卷起来吃得津津有味,忙问这是什么饼啊,这么好吃? 她说这是“果篦儿”(读bìr),以前北京夏天有卖果篦儿的,是挑担儿卖的,担子两头插着用竹蔑编的圆笼,里面一层层铺放着切好的细面条。买时,店家会切下薄薄的一层递给顾客,上面撒些芝麻盐。这果篦儿是纯用小麦面粉做的,很筋道,薄厚适中,烤透了之后非常酥脆,配着浓浓的麻酱味道,真是再好不过了! 我后来在旧书摊上见到过有关果篦儿的记载。据传,果篦儿源于新疆的吐鲁番(在汉代称作“高昌”),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一种主食,传入内地的吃法大概是由维吾尔族商人带来的。
除了单吃的果篦儿外,还有加入了韭菜花的果篦儿—— “炒果篦儿”。这个我是后来在北京饭店吃的。那天和朋友一起点了一个“北京风味餐”,其中就有炒果篦儿,上面覆着绿莹莹的韭菜花儿。炒好的果篦儿色泽淡雅,白中泛青。入口后,有淡淡的花生香和麦香味儿,脆生生、鲜灵灵的。难怪乾隆皇帝下了江南后,对果篦儿赞不绝口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