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泥敷脚能止痛去红。土豆泥有修护皮肤的作用,用土豆泥敷脚,可以很好的促进甲沟肉芽组织的恢复。将土豆洗干净之后去皮,放在热水中煮熟,煮熟之后捣成泥状,然后敷在脚上。注意土豆一定要熟透之后再敷,否则达不到消炎的效果。注意在做土豆泥敷脚的时候要注意温度,不要太热了。
双皮奶是广东地区著名的甜点,是由鸡蛋和牛奶制作而成。 由于在做的时候有一层奶皮会浮起来,因此需要隔水蒸制,使得它像“双层被子”一样。 不过,要想把双皮奶做得好、做得好吃并不容易。很多人做出来的双皮奶不是发苦就是发咸,或者口感稀软不成形…… 今天我就来分享这道甜品的正确做法!
银耳性平、味甘,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伤阴、咽干口燥、烦渴、干咳、失音及阴虚痔血等;亦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病后体弱、产后缺乳等。医学研究表明,银耳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有一定的保肝解毒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材料:土豆250克、五花肉50克,玉米粒 50克、红萝卜50克、青豆50克、葱1棵、生姜1小块、大蒜2瓣、花椒10粒、红干辣椒1个。调味料:老抽酱油1汤匙、剁椒1汤匙、油辣椒1汤匙。做法:1、将小土豆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煮至熟透,取出晾凉后剥去外皮,备用。
作为一个吃了20多年泡面的人,关于泡面的各种吃法和时长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毕竟吃过这么多年,肯定要研究一下怎样最方便又最爽啊) 首先明确一点,方便面在开水浸泡的时候是会“胀”大的,所以千万别以为1包泡面用1升水去泡就会很大一碗哦~大概膨胀4-5倍左右吧。
中医认为,土豆味甘性平,归胃经,具有和中养胃、宽肠通便、开胃消食、产奶、除湿、益气止渴、解毒等功效。适用于肠胃消化不佳、脘腹胀满、大便不畅或腹泻、产后缺乳、脱肛、神疲乏力等症。土豆含有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睛肿胀、疼痛、心烦热燥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食材:红辣椒若干、小青椒若干、小烤肠4根、洋葱半个、生姜若干、精盐12小勺、食用油适量。做法步骤:1、青椒和红辣椒都洗净后切片;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下入切好的青红辣椒飞水30秒左右,之后捞出用凉开水洗净控干水分。2、烤肠洗净后切片,洋葱去皮洗净切丝,生姜洗净切细丝。
猪肉洗净,切厚片,加豆瓣酱、甜面酱、酱油、料酒、精盐、胡椒粉和少许鸡精抓匀,腌渍30分钟。将大米入锅中炒到微黄,加入花椒、八角,小火炒1分钟,取出晾凉后擀碎些,加少许鸡精和芝麻油拌匀,将大米屑与肉片拌匀,放入盘中上锅蒸30分钟即可。
我最喜欢吃的是妈妈做的艾草糍粑,糯糯的,软软的,香香的,带着一丝丝艾草独特的清香,很好吃的。 做法也是超级简单的呢。取适量艾草,放在开水里烫一下(这样能更好的去除艾草的涩味),然后捞起晾干水分 (一定要完全沥干哦)。把艾草用刀剁碎,越碎越好啦!
能吃 ,没有什么影响中医认为,蔬菜可分寒、凉、平三种。白菜属于平类的蔬菜,既可以与甘温类的萝卜同食,又可以和寒凉类的土豆、雪里蕻相配。但是,如果是寒凉体质的人,不宜同食土豆和雪里蕻,因为这些食物本身就属于寒凉性的。
2、把肥瘦肉分开切成末,加入酱油,料酒,姜末拌均匀,腌制片刻; 3、把香葱洗干净后切成葱花,姜切末备用; 4、把30克面粉放入碗内,用150毫升开水搅拌成雪花状,盖上盖子饧面半小时左右; 5、把虾仁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碗内加少许胡椒粉,料酒和生抽搅拌匀后腌渍10分钟左右; 6、把猪肉馅放入容器中,
我国是最早熟养鹿国家,已有悠久的历史。根据载籍记载和有关史料,我国养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距今约3000年以上。先民们利用鹿皮为御寒之物,又用鹿茸为滋补调养之品,还利用鹿的肠、心、肝、肾等部分做药用。唐代陆野离的《隋遗录》中说到:“……又谓生皮为鹿茸,马髓为马骨,世传之以为至宝。
说钟水饺好吃的,估计都是吃过的吧。 本人一直觉得“钟水饺”这个名字土得掉渣(因为名字的原因,我还曾误会这是家卖速冻水饺的小店),且外观其貌不扬的(后来了解到它是由一个姓钟的四川人创办的,才改口称赞为“钟水饺”的)。可是吃过一次之后却让人赞叹不已——太好吃了!
1、准备500g新鲜的芋梗,将其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备用; 2、将清洗干净的芋梗切成小段,然后放在淡盐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使其变得更清爽,这样可以去除芋梗部分的苦涩味道; 3、准备一个干净的瓶子,将切好的芋梗放进去,然后再加入一勺白糖和适量白醋,最后倒入清水(最好用凉开水),清水的量没过芋梗即可。
1、准备食材:新鲜的虾,面粉(最好用中筋的),鸡蛋,苏打粉,食盐; 2、把虾去头去壳,留下尾部最后一节的壳不要去掉,从中间横切成两段,放入碗中,加入少许盐腌制10分钟左右;3、打散鸡蛋,加入白糖、小苏打搅拌均匀; 4、把腌好的虾仁均匀地沾上一层面糊; 5、冷油下锅,炸至金黄酥脆,就可以捞出了。